• yl34511线路中心


  • 1 2 3

    长夏忆旧——古人怎么过夏天

    发布时间:2018-03-14 14:58:57

    每至夏天,蚊子一直骚扰着人类,没有蚊香和电灭蚊器,古人是如何逃避蚊子叮咬的呢?

    宋 百花图 蚊


    两千多年前 ,《庄子·天运篇》说:“蚊虻噆肤 ,则通昔(夕)不寐矣。”宋代欧阳修在《憎蚊》一诗中说蚊子 :“虽微无奈众,惟小难防毒 。”为了防止蚊子的祸害 ,*简单的办法 ,古人通常会在家里养一些防蚊虫的植物,常见的驱蚊植物有驱蚊草、食虫草、藿香、紫罗兰 、薰衣草、凤仙花、七里香、夜来香等 ,这些花草不仅能驱蚊,而且还可以净化空气 。


   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关于蚊子的诗句 :“泽国故多蚊,乘夜吁可怪 。举扇不能却,燔艾取一块 。”诗句中描述了用扇子驱赶蚊子而不能,进而用艾草熏蚊子的方法。用艾草燃烧驱蚊在民间很常用 ,其实这和我们今天使用蚊香驱蚊是一个道理的,都是利用蚊子在一定气味下不能生存的原理。


    端午节人们除在门口插上艾草外,还常浸泡雄黄酒涂在身上。这样做可能使空气清新一些,其次还有防止蚊子叮咬的作用 。


    宋 百花图 蛙


    挂香囊是中国古人的习惯之一,许多香囊中的药材也被认为是有驱蚊虫功效的,比如霍香、薄荷 、紫苏、菖蒲、香茅、八角茴香等,这相当于把“蚊不叮”戴在了身上。香囊香包 ,醒脑明目,让人倍感舒适 ,还能驱除蚊蝇。夏秋季节 ,蚊子肆虐 ,人们逐渐发明了蚊帐和蚊香。


    焚香闺思 立轴 陈洪绶


    帐幔*早名称是“帱”。春秋时期 ,齐桓公(公元前685—前643年在位)的“翠纱之帱”使饥蚊营营不得入内 。


    这个记载在《春秋》、《国语》等先秦史料中皆不见,仅保存于南朝梁元帝萧绎撰写的《金楼子 立言篇九》中。帱 ,还有一个写法,就是《诗经 召南 小星》有“肃肃宵征 ,抱衾与裯”,句中的“裯”字。《毛传》释为单被,《郑笺》释为床帐。今天我们通用的蚊帐之“帐”字,要晚到秦汉才因与“帱帐”连用而同床帐结缘。东汉刘熙《释名》说:“帐,张也 , 施于床上也。”此后,出现了“蚊幮”、“蚊幌”、“蚊帱”、“蚊帐”等各种称呼。


    卷帷闲待 立轴 改琦


    贵族家的蚊帐多用锦、罗、纱、绮、缣等丝织品制作,以兼顾透风 。历史上,其用料还曾有等级上的规定。例如晋代制度 , 锦帐为宫禁中独用。至于平民百姓 ,多用葛 、布等帐子,而穷困者则无力置备。《后汉书》载:“黄昌夏多蚊,贫无帱 ,佣债为作帱”。


    艾虎 吴昌硕


    清代诗人袁枚有诗曰:“白鸟(即蚊子)秋何急,营营若有寻。贪官回首日,刺客暮年心。附煖还依帐 ,愁寒更苦吟 。怜他小虫豸,也有去来今。”虽然诗句是以蚊讽人,但写出了用蚊帐来躲蚊子的方法。蚊帐依然是现在很多人的驱蚊首选,既环保 ,效果也尤为佳。


    宣和八锦之七 端午浴童


    中国古代蚊香的发明大抵与其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。大约从汉代开始有真正的烧香,因为汉代出现了香炉。史籍记载,汉代有通过焚烧“月至香”以“避疫”的记载。烧香已从“与神明沟通”到“避疫”,香随材质的变化,功能也在扩大,发展到驱蚊灭蚊的作用。宋代科技著作《格物粗谈》中记载 :“端午时,收贮浮萍,阴干,加雄黄,作纸缠香 ,烧之 ,能祛蚊虫 。”这应当算是较早的“蚊香”。古人的避蚊灭蚊的工具有很多 ,有一种叫“蚊子灯”的灭蚊灯,目前可见的实物灭蚊灯出现在明朝。古人的灭蚊灯专门吊于蚊帐内,灯盏的侧面开有一扇小窗 。当灯捻被点燃后,有气流从小窗迅速流入,蚊帐内的蚊虫便会被这股热气流吸进入灯盏内。古人避蚊方法可谓多种多样,他们也发明了一种“灭蚊器”,就是一个盛着水和石头的大缸,古人在缸里养了一些青蛙,蚊子爱阴凉,一飞进来就成了青蛙的口中餐,倒也极其低碳环保 。




  •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