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yl34511线路中心


  • 1 2 3

    老重庆人取暖趣话,看重庆人的取暖土办法!

    发布时间:2018-03-14 15:07:52

    40.jpg

    重庆的冬季,虽然不像北方那样万里雪飘,却也寒气逼人,夜间尤其凛冽。为了取暖,老重庆人们想出一些土办法,行之有效 。


    烤火盆


    老重庆的烤火盆以生铁铸就 ,圆形 ,状如钹,带有盆沿,便于架放在木制框架上。使用的燃料,是人工烧成的木炭 ,材质为青杠一类不易烧透者 ,本埠称之为桴炭 ,又称为杠炭或岚炭 。由于已经烧制过 ,放在烤火盆内基本没有烟气 ,燃烧时无碍呼吸 。


    桴炭有此妙用 ,遂成为日用品出售。每届初冬 ,小贩挑着两筐桴炭沿街叫卖,婆娘们讨价还价 ,囤积一些在家中,以备不时之需。


    三九呵冻,一家人围着烤火盆取暖,谓之向火。有的家庭,还在火盆上架一个竹编圆罩,将洗过的衣物放在上面烘烤。旧文人写作时 ,将火盆置于脚下,因心无旁骛 ,常发生烧糊鞋子之事 ,被同仁引为笑谈。


    烤火炉


    重庆地区产煤,近代开采煤矿,以煤作为主要燃料,入冬兼职驱寒。惟因煤质欠佳 ,含硫量高烟雾熏人,烤火炉置于室内需用烟筒排除废气。居民舍不得白白烧煤,总要在烤火炉做饭炖汤,或是烧开水。贫穷的茶客,则一早就去坐茶馆,那里不仅免费提供热水洗脸,还因为老虎灶就设在大门口,既能吸收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,又能阻挡从门口吹入的冷风,足以隔断寒气。


    烘炉


    小巧的烘炉其实是缩微后的烤火盆 ,便于随身携带。大户人家为铜制 ,一般百姓家为铁制,其大小如今日的菜篮子 。里边放桴炭,可拎在手上外出走动,随时供暖。特别精致的,甚至可以放在女眷的衣袖中 。清代诗人张劭曾作诗赞之:“松灰笼暖袖先知,银叶香飘篆一丝 。顶伴梅花平出网,展环竹节卧生枝。纵使诗家寒到骨,阳春腕底已生姿 。”


    在一篇回忆东川书院山长赵熙的文章中,提到这位老先生冬天授课时,桌上放有烘炉 ,老先生不时用手去捂一捂 。至于皇家使用的铜制手提暖炉,现在已成为珍贵文物 ,陈列在博物馆,不可触摸 。


    热水壶


   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,足部保暖不可轻视,于是就有热水壶的出现。它是以陶瓷或金属制作成的一种椭圆形扁水壶,入睡前装满热水,塞进被褥中暖脚。史料表述为 :“每夜热汤注满,塞其口,仍以布单衾裹之,可以达旦不冷 。”多年前,笔者曾见一位熟人家中使用陶瓷热水壶,觉得很稀奇。


    热水壶发明时间至少已有数百年 ,这一点,可从明代诗人瞿佑的诗作中得以佐证。他在吟诵热水壶的诗作中写道 :“困倚蒲团罢煮汤,一团和气有商量。生来不作闲云雨 ,老去偏多热肺肠 。”


    烫脚


    居民*常用的方法,就是上床前烫脚。家中的主妇,惯于在夜色降临时烧一大锅热水 ,然后长声召唤在外玩耍的孩子们,集体到木盆边来烫脚。水温偏高 ,孩子们把脚伸进水中沾一下,又赶紧搁在木盆边 ,嘻哈笑闹,其乐融融 。


    捆扎被盖


    三年困难时期棉花限量 ,每人平均只有一床被盖 ,单身汉即便烫脚上床,半夜仍有冷醒之虞 。富有经验的长辈,便授之以被盖捆扎法 ,即用绳子将铺盖的下端捆扎起来 。这样,瞌睡大的人纵然随意翻身,脚部也不会伸出被盖 ,可保安眠 。


    守城将士取暖法


    枕戈待旦的守城将士,身披铠甲 ,手执兵器值夜,往往会用木材燃起一堆篝火,借以御寒。当然也不能大意,都去火堆前吹牛打瞌睡,总有几双警惕的眼睛 ,在垛口边注视着城外的动静 ,保护山城的安全。敌军或强盗看见篝火,知道有防备,多不敢轻举妄动。


    船工取暖法


    川江上的船工辛苦,平时日晒雨淋,入冬更是扛不住 。好不容易回到重庆大码头,弟兄们又冷又饿,遂共同出资,去宰牛场买一堆廉价的牛骨牛杂碎 ,在江畔找几块石头架上铁锅,就地熬制掺有大量花椒、辣椒、盐的汁水,将牛骨牛杂碎连同蔬菜一锅煮 ,佐以老白干。荒滩上异香扑鼻,豪迈的划拳声刺破夜空 ,弟兄们直吃得汗流浃背,浑身热热乎乎。


    就这样出世了 ,闻名中外的重庆火锅,怀着追求光明的热望 ,挟着挣脱暗夜的欢欣。


    乞丐取暖法


    乞丐无家可归,白天四处游走尚可支撑 ,晚间睡觉怎么办 ?好办。原来老重庆的餐馆,炉灶孔道多设在墙外,便于添加燃料。待到夜深人静,乞丐瞅准一家打烊的餐馆 ,迫不及待钻进已经封火的炉灶孔道,倒头便睡,灶塘内余温终夜不息,足以伴其梦见周公 。直到清早店中伙计来开火,自然有人叫早 ,不亦快哉 。


    学生取暖法


    学生衣衫单薄 ,上完一趟课手脚冰凉。只待下课铃响,一窝蜂冲向操场,男生斗鸡 、跳拱,或是“挤油渣” ,就是几个人互相拥挤抱团取暖 。女生则跳绳、踢毽 。别出心裁者,跑去接一杯热开水来喝 ,直接加热身躯 。上课铃响,学生们冒着一头热汗进教室,又可熬过这堂课。


   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 ,家家都有取暖器、空调机,讲究一点的人家还安装了水暖设备,早已不知何谓寒冷,何谓长冻疮也。



  • XML地图